banner

【文研论坛133】集部文献与文学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30





2021年4月8日下午,“作为方法的文献学”系列论坛第五场、“北大文研论坛”第133期在线举行,主题为“集部文献与文学史研究”。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程苏东主持,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傅刚、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左东岭作主题报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廖可斌、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刘尊举出席并参与讨论。本次活动由排列三走势图、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学平台共同主办。



本次论坛以程苏东老师对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总体介绍开场。程苏东老师指出作为方法的文献学与作为学科的文献学的区别:后者是一个传统且成体系的学科,与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国古代文学史相比,文献学更加注重继承古代的训诂方法,具有较强的方法性,因此对以上以对象命名的学科产生较大的辐射影响。接着,他介绍了古代文学与古代文献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前者是近代以来较为新兴的学科,而后者则更为传统。二者相互区别却又紧密联系:在古代文学史研究中,常需要通过文献来研究文学史;而文献学研究,又以古代文学文本作为重要考察对象。


傅刚老师以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题,结合其亲身经历,介绍了古代文献学的学科发展概况及其对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性。傅刚老师以自己研究颜真卿作品的案例引入。随着研究深入,他逐渐意识到,颜真卿的材料有一部分后人整理的,因此需要加以整理和分辨。材料来源性的问题涉及早期材料的流传,包括如何散轶、被后人使用等,由此有不同的意义。


随后,傅刚老师就文献学的学科发展情况进行总体概述。他指出,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随着西方文论的大量引入,学界曾一度轻视传统治学方法,文献被贬为理论研究的手段。许多学者跟随理论热潮,甚至在对文本并不熟悉的情况下直接以西方理论套用研究对象。这种对文献的轻视进而导致了他们对材料的生疏,部分学者过多引用二手甚至三手文献,产生许多看似浮华却缺乏材料依据的文章。傅刚老师表示,理论与文献本就是联系紧密、不可分割的,许多经典的西方理论都建立在大量材料考察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对材料详细认真的把握,这些理论便难以得出。在运用理论方面,更是要注意到理论与材料的联系。令人欣慰的是,随着老一辈学者的坚持与努力,近年来,学界开始重新审视文献研究的重要性,文献研究的学术氛围呈现整体回暖的趋势。


傅刚老师进一步指出文献学之于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作为方法,文献是古代文学研究中必不可分的一部分。古代文学学科从80年代起繁荣发展,这得益于前辈学者的大量工作。傅刚老师指出,古代文学需要长期积累和训练,这不仅是方法问题,更是态度问题。由于古代文学牵涉广泛,相关研究者更需要全面把握材料相关的人物立场、相互关系、社会制度、历史史实、考古资料、哲学思想等领域的最新结果。因此,古代文学需要长期且广博的文献学知识的积累。


傅刚老师结合自己对《玉台新咏》的研究实例,加以说明文献学与古代文学研究的紧密联系。他首先回顾了前人关于此书成书年代的考证工作。其中,日本学者兴膳宏曾试图解决《玉台新咏》的编纂与体例问题,推断此书成于梁武帝中大通六年(534年)。然而,由于他未进行版本目录考证,忽略了明代版本,故受到刘跃进等学者的批评。刘跃进等学者根据明代的版本,提出《玉台新咏》的成书年代在陈而非梁。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两版本的编辑体例上。赵氏覆宋本将萧衍父子作品排在卷七,卷八是萧子显等梁朝诗人,卷四、卷五、卷六则分别是宋、齐、梁三代诗人;而明通行本如嘉靖年间徐氏海曙楼刻本和郑玄抚刻本,以萧氏父子列在卷五,卷四是宋、齐诗人,卷六、卷七、卷八则是梁代诗人。傅刚老师认为,赵氏覆宋本保留了原貌,而明通行本是后人改动的。傅刚老师通过对《玉台新咏》各版本调查分析,并详考史料,最终从另一角度证明了兴膳宏的观点,他认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的版本更加符合历史原貌。傅刚老师还亲自联系了中华书局影印了第二版的《玉台新咏》,为读者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文献参考。


纳兰性德、吴湖帆旧藏《玉台新咏十卷》明崇祯六年(1633)赵均小宛堂覆宋刻本


傅刚老师强调,在文献研究中还应注意文献等级的问题。在处理文献时,需对正史、别史、野史与抄本予以不同程度的关注和应用。他举出了部分学者才处理文献不加辨析地挪用的反例。近年有学者认为,《玉台新咏》非徐陵所撰,而是张丽华所撰。他质疑《旧唐书》与《新唐书》两本官定史书的记录,而以日本藤原佐世的《日本国见在书目录》为依据。这实际上就混淆了各个文献的可信度级别,由此得出的结论也并不可靠。


最后,傅刚老师提醒大家要注意集部文献特有的版本复杂的特点。与其他部的文献相比,集部文献除《文选》外,多为唐后产物,这就涉及后人编纂的问题,且这些文献随着时代流变而体裁多样。文献本身的复杂程度要求学者在调用相关材料时谨慎考察文献来源,继承从汉唐以来整理文献的严谨学术传统。


左东岭老师的报告则结合其关于“元明之际文学思想研究”的研究内容,聚焦学术研究运用别集文献的三个层面:找文献、读文献与用文献。在正式谈论这三个层面之前,左东岭老师先就学者与典籍的关系进行阐述。他认为,古代文学学者终生都要与典籍打交道,需要有自己的基本家当。左东岭老师分享了自身藏书的经验:他的书主要由普通整理本与家底存书两大类。近两万册的存书主要由经典的经史子书籍和大量集部书籍构成,后者又以别集最多,并存有重要作家的文集以备手头查询。同时,由于主要研究领域为元、明二朝(尤其是明代文学),他还存有诸多与明代文学相关的善本与影印本作为家底存书。这些藏书情况可从侧面论证左东岭老师的研究方向与关注重点。


接着,左东岭老师结合自己关于“元明之际文学思想研究”的研究课题,为大家介绍了别集文献研究的三个层面。关于找文献,左东岭老师共提出四点要求。一为“全”,即尽量搜索完备不同时期的刻本、抄本等,因为版本越完整,搜集的作品就越丰富,校勘价值也就越大。二为“真”,由于元明别集现存状况非常复杂,多存在丢失和夹杂伪作的情况。例如,张羽《静居集》收诗700多首,经混杂了释英的144首诗作。这种情况在元明之际的文人别集中非常普遍,这就要求学者谨慎辨析文献真伪。


三为“补”,由于别集时有遗漏甚至散轶,就需要去其他类别的文献中寻找材料补充。左东岭老师特别提出“边际文献”的概念,用以指称这些在特殊情况下保存重要诗文作品的载体。实际上,由于流传与保存的偶然性,这些边际文献缺少人为修饰,而更可能透露作者的真实意图和历史观感。尤其是易代之际的文学研究,由于散轶严重,必须广泛搜集补充文献。四为“选”,明代别集编纂方式主要有依照时间与文体两种编纂方式,前者主要见诸易代之际或文学思想史的研究,而后者则以明中叶后的文本为主体。例如,前后七子遵循模拟“和尊体为”原则的诗学理念,大多数文集被打散排列,难以见出时间线索。读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目的得当选择与处理。


别集文献研究的第二个层面是读文献。左东岭老师认为,读文献主要关注文本优劣与审美效果的问题,需要秉持“竭泽而渔”的基本态度:研究一个人要穷尽其所有的作品,研究一个时期则需将所有别集读完。接下来,左东岭老师分享了自己关于单篇文本的阅读体会。对于古代文学而言,他认为最为重要的是“识体”,而识体的第一步就是“观位体”,即观察诗体文类,然后根据问题的“提要”功能和典型体貌去分析判断作者是否实现其创作目的。刘勰将这个过程称为“定势”,只有将“势”确定,才能进一步分析行文策略、表达方式和审美效果等。


最后,关于用文献,左东岭老师认为,其中包括不同环节使用文献的差异和如何使用作为证据的文献两方面。检索时可使用数据库等电子文献,阅读时选择别集的整理本,核对引文时则使用古籍善本或影印本,由此才能兼顾高效率与准确性。左东岭老师以自身关于的研究为例,讲述了使用文献基本态度。他的《“闲逸”与“沉郁”——元明之际两种诗学形态的生成及其原因》论文中引用了倪瓒《秋水轩诗序》中的一句诗文,他依照蒋兴祐点校的《清閟阁全集》,写作“人心惶惶,日益困粹”,后被责编建议应改“困悴”。他虽可以直接修改,却依旧找到文渊阁本进行核对。左东岭老师认为,这虽然不影响论文结果,却是一个不留遗憾的治学过程。而使用文献写作时,则应当注意完整引用文献、立体使用文献与准确解读文献三个方面。左东岭老师特别倡导精细化研究,要求包括选题具有学术价值,材料版本适宜得当,写作生动流畅,使用文献精细准确。


论坛现场


回顾环节,廖可斌老师与刘尊举老师进行评点。廖老师表示,傅刚老师重点讲述原则与态度,左东岭老师则讲了逻辑和步骤,二者构成互补关系。他还结合了自身在南开大学参与古代文学与古文献结合的亲身经历,提出理论要与文本紧密结合,并提出三点补充:善用目录考察版本,善用电子搜索,秉持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程苏东老师补充称,从具体案例中总结出的理论虽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性,但在不同文明对象的具体使用过程中,依旧要考虑理论和对象的契合度


刘尊举老师就文献学与文学研究的主题提出问题:文学理论批评与文学创作、文学心态与文学思想是目前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两个重要方向,而这两种研究都需要结合文献。文学理论通常需要从作者的文学创作材料中提炼,而文学心态又推导出文学创作。用诗文证明史文,似乎构成了循环论证。刘尊举老师认为,破解此难题的关键在于区分梳理材料的方法,当证明士人心态时要将材料作为史料处理,而作为创作心态时则重点考察写法与风格,这要求学者对材料有精准的把握。


傅刚老师期待建立学者的个人图书馆,从中可反映不同学者的研究材料与研究重点。左东岭老师补充道,研究文献之乐建立在“两个尊敬”的基础上。首先是其他学科对古代文学学科的尊敬,并通过提升学者查找、分析文献的能力来提高学科研究难度;同时,也需要古代文学学者的自尊——这要求学者踏踏实实地进行文献分析,追求高质量的学术研究,保持作为读书人的初心,并时刻对学术抱以敬畏的态度。




“作为方法的文献学”系列论坛

(2021年)


第五讲:集部文献与文学史研究

主讲人:傅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左东岭(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主持人:程苏东(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第六讲:流动的文本——俗文学文献学漫谈

引言人:潘建国(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与谈人:程芸(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吴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小龙(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第七讲:简帛古书与传世文献

主讲人:常森(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徐正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主持人:孟庆楠(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第八讲:文献学新视野与宋代文学研究

主讲人:张剑(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刘成国(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卞东波(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与谈人:吴国武(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主持人:马里扬(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第九讲:诗文校勘与文艺的关系

主讲人:钱志熙(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与谈人:杜晓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剑(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主持人:程苏东(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点击此处,浏览系列论坛往期活动。